该页面存在於Google的搜寻结果内
3月的最后一天,备受各界关注的我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昨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随后,国务院正式印发包括《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内的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据了解,该总体方案主要特色和亮点在于彰显了区域和产业特色,成功实现“成都+川南临港片区”的空间布局;强化了大通道大口岸功能,着力建设联通世界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体系;突出了制度创新核心任务,争取到159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
现在,本报记者带您从四个维度先简单而直接地了解一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第1维度
战略定位和目标
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
发展目标:经过3至5年改革探索,力争建成法治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创新要素集聚、监管高效便捷、协同开放效果显著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第2维度
实施范围与功能划分
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90.32平方公里(含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区块四〔双流园区〕4平方公里、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0.09平方公里),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9.68平方公里(含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0.18平方公里),川南临港片区19.99平方公里(含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0.21平方公里)。
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重点发展国际商品集散转运、分拨展示、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货代、整车进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
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临空经济、口岸服务等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性航空枢纽,打造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高地。
川南临港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以及装备制造、现代医药、食品饮料等先进制造和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成为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辐射滇黔的重要门户。
第3维度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简政放权,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优化法治环境,建设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二)统筹双向投资合作
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创新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园区国际合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三)推动贸易便利化
要求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服务要素自由流动,助推外贸转型升级,创新口岸服务机制,优化监管通关流程。
(四)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
要求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探索创新金融监管机制。
(五)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系统开放战略
要求增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畅通国际开放通道,打造沿江开放口岸。
(六)激活创新创业要素
要求优化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机制,整合全球创新创业要素。
第4维度
保障机制
(一)强化法制保障。
(二)完善配套税收政策。
(三)加强组织实施。
(四)总结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来源:成都日报
转载请注明:4个维度简读四川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 | 双流传媒网-双流互联网络新媒体!Slnews.Net

评论已关闭!